
中科院心理所2016年考研心理學專業綜合考試大綱:
普通心理學
考查目標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學的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了解當代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2.能夠運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一、心理學概述
1、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觀察法、實驗法、測驗法、調查法、個案法
3、主要的心理學流派:構造主義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二、心理和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1、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神經元、突觸、周圍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
2、大腦皮層及其機能:大腦皮層感覺區及其機能、大腦皮層運動區及其機能、大腦皮層言語區及其機能、大腦兩半球單側化優勢
3、腦機能學說:定位說、整體說、機能系統說、機能模塊說
三、意識和注意
1、意識與無意識:意識的含義、意識的種類、意識的功能、睡眠與夢
2、注意概述:注意的含義、注意的功能、注意的種類
3、注意的生理機制和外部表現:注意的生理機制、注意的外部表現
4、注意的品質:注意廣度、注意穩定性、注意分配、注意轉移
5、注意的認知理論:注意選擇的認知理論、注意分配的認知理論
四、感覺
1、感覺概述:感覺的含義、感覺的種類、感覺測量、感覺現象
2、視覺:視覺的含義、視覺現象、視覺的生理基礎、視覺理論
3、聽覺:聽覺的含義、聽覺現象、聽覺的生理基礎、聽覺理論
4、其他感覺
五、知覺
1、知覺概述:知覺的含義、知覺的組織原則
2、知覺的特性:知覺理解性、知覺整體性、知覺選擇性、知覺恒常性
3、空間知覺: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
4、時間知覺和運動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
5、知覺的信息加工: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模式識別理論
6、錯覺:錯覺的含義、種類、產生的原因
六、記憶
1、記憶概述:記憶的含義、過程、種類、神經生理機制
2、感覺記憶:感覺記憶的含義、信息加工、特征
3、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短時記憶的含義、信息加工、信息的存儲與提取、特征、工作記憶
4、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的含義、信息加工、信息存儲與提取、特征
5、遺忘:遺忘的含義、曲線、理論、遺忘的因素
七、思維
1、思維概述:思維的含義、思維的特征、思維的種類、思維的過程
2、概念:概念的含義、種類、形成、掌握
3、推理:推理的含義、種類
4、問題解決:問題解決的含義、思維過程、策略、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5、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含義、特征、基本過程、影響創造性思維的因素
6、表象:表象的含義、特征、種類、表象理論
7、想象:想象的含義、種類、功能
八、言語
1、言語概述:言語的含義、功能、種類
2、言語活動的中樞機制:言語運動中樞、言語聽覺中樞、言語視覺中樞
3、言語感知和理解:言語感知、言語理解、句子理解、語篇理解、影響言語理解的因素
九、情緒和情感
1、情緒和情感概述:情緒和情感的含義、功能、關系
2、情緒和情感的種類:情緒的種類、情感的種類
3、表情:表情的含義、種類
4、情緒的腦中樞機制
5、情緒理論:早期的情緒理論、情緒的認知理論
十、動機、需要與意志
1、動機概述:動機的含義、功能、生理動機和社會動機、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系、動機的理論
2、需要:需要的含義、種類、層次理論
3、意志:意志的含義、特征、行動過程、行動中的動機沖突、意志的品質
十一、能力
1、能力概述:能力的含義;能力、才能和天才、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
2、能力的種類和結構:能力的種類、結構
3、智力理論:智力因素說、智力結構理論、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論
4、智力發展的差異:智力發展的一般趨勢、智力發展的差異性、影響智力發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1、人格概述:人格的含義、特征
2、人格理論:人格特質理論、人格類型理論、精神分析人格理論、人本主義人格理論
3、氣質:氣質的含義、類型、理論
4、性格:性格的含義、特征、類型、性格與氣質的關系、認知風格
5、影響人格形成與發展的因素
十三、社會心理
1、社會思維:自我、歸因、社會知覺與社會判斷、社會態度、內隱社會認知
2、社會關系: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親密關系、偏見與歧視、利他行為、侵犯行為
3、社會影響:說服、從眾與服從、去個體化、社會助長與社會惰化、群體極化與群眾思維;合作、競爭與沖突
實驗心理學
考查目標:1.掌握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基本原則與基本過程
2.掌握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技術與方法
3.具備實驗設計和撰寫研究報告的能力
一、實驗心理學概述
1.實驗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2.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倫理
3.心理學實驗研究的一般程序:課題選擇與文獻查閱、提出問題與研究假設、實驗設計與實施、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研究報告的撰寫
二、心理實驗的變量與設計
1、心理實驗的含義與基本形式
2、心理學實驗與理論:實驗范式、實驗邏輯、實驗與理論的關系
3、心理學實驗中的變量:自變量及其操縱、因變量及其操縱、因變量及其觀測、額外變量及其控制
4、實驗設計:實驗設計及評價標準、前實驗設計與事后設計、準實驗設計、真實驗設計
5、實驗研究的效度:內部效度、外部效度、構思效度、統計結論效度
三、反應時法
1、反應時概述:反應時的含義、種類
2、反應時的影響因素:外部因素、機體因素
3、反應時技術:減法反應時技術、加法反應時技術、開窗技術、內隱聯想測驗
四、心理物理學方法
1.閾限的測量:極限法、平均差誤法、恒定刺激法及其變式
2.心理量表法:量表的類型、感覺比例法與數量估計法、感覺等距法與差別閾限法、對偶比較法與等級排列法
3.信號檢測論:信號檢測論的由來、信號檢測論的基本原理、辨別力指數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線、信號檢測論的應用
五、主要的心理學實驗
1.聽覺實驗:聽覺現象的測定(聲音的心理特性;聲音的掩蔽;聽覺疲勞與適應)、聲音的空間定位實驗(聲音方向定位線索;聽覺空間方向定位的實驗方法)、語音知覺實驗(語音及其聲學特點;語音知覺的聲學線索和語音知覺的范疇性)
2.視覺實驗:基本視覺現象的測定(明適應和暗適應的研究;視敏度的測定;閃光臨界融合頻率的測定)、顏色視覺(視覺的顏色現象實驗;顏色的知覺現象實驗)
3.知覺實驗:知覺組織的實驗研究、知覺恒常性的實驗研究(經驗和知覺恒常性實驗;大小恒常性實驗;形狀恒常性實驗)、空間知覺和運動知覺的實驗研究(空間知覺實驗、運動知覺實驗)、知覺與覺察實驗(無覺察知覺的測定;盲視的實驗)
4.學習實驗:條件性學習實驗、認知性學習實驗
5.記憶實驗:感覺記憶實驗、短時記憶實驗、長時記憶實驗、工作記憶實驗、內隱記憶實驗、前瞻記憶實驗、錯誤記憶實驗、定向遺忘實驗、提取誘發遺忘實驗
6.情緒實驗:情緒的生理指標測量、面部表情的測量、情緒的主觀體驗測量
7.注意實驗:過濾器模型及其雙耳分聽實驗、注意資源有限理論及其實驗、雙加工理論及其實驗、注意的促進和抑制及其正負啟動實驗、注意的返回抑制實驗、刺激反應一致性理論及其沖突效應實驗
8.心理語言學:言語產生的實驗研究、言語理解的實驗研究、研究言語發展的常用實驗方法及相關實驗研究
9.思維:問題解決的影響因素及實驗研究、問題解決計算機模擬的原理與局限、推理的實驗研究、決策策略及實驗研究、概率判斷的實驗研究
10.社會認知:社會認知與非社會認知加工對比的實驗、共情實驗研究、自我的實驗研究、合作行為的實驗研究
11.意識:無意識覺察的實驗研究、意識加工與無意識加工實驗、視盲現象的實驗研究、雙眼競爭范式、持續閃爍抑制
12.常用心理實驗技術:眼動技術、事件相關電位技術(ERP)、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
心理統計
一、描述統計
1.統計圖表:統計圖、統計表
2.集中量數:算術平均數、中數、眾數
3.差異量數:離差與平均差、方差與標準差、變異系數
4.相對量數:百分位數、百分等級、標準分數、四分位數
5.相關量數:積差相關、等級相關、肯德爾和諧系數、點二列相關與二列相關、Φ相關、列聯相關、四分相關
6.分布:二項分布、正態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
二、推斷統計
1、推斷統計的數學基礎:概率、概率分布、樣本平均數分布、抽樣原理與抽樣方法
2、參數估計:點估計、區間估計與標準誤;總體平均數的估計;標準差與方差的區間估計
3.假設檢驗:假設檢驗的原理、樣本與總體平均數差異的檢驗、兩樣本平均數差異的檢驗、方差齊性的檢驗、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比例的假設檢驗
4.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前提、原理與基本過程、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事后檢驗
5.統計功效與效果量
6.一元線性回歸分析: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建立、檢驗及應用、測定系數
7.卡方檢驗:擬合度檢驗、獨立性檢驗
8.非參數檢驗:獨立樣本均值差異的非參數檢驗、相關樣本均值差異的非參數檢驗、非參數方差分析
①本平臺數據,僅供參考,請綜合各類信息進行報考;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盡快聯系我們進行相關處理。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