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處于快速迭代的關鍵階段,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其對傳統的線性科技創新模式也提出了新挑戰。傳統的基礎研究評價機制更多關注研究本身的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行性,這樣的機制已難以滿足基礎研究支撐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需要尋求更加全面有效的評價方式。
很多基礎研究是一些前沿領域的跟蹤性熱點研究,難以對國家需求和科技創新做出實質性貢獻。如何凝練要解決的真問題,如何去真解決這些問題?這需要我們去引導和發掘產業后端需求,讓其成為“出題人”和“閱卷人”。
針對特定的國家戰略產業方向,通過與能夠精準把握相關產業方向的研發機構緊密合作,科技主管部門可邀請跨學科研究人員、成果應用方、企業家等共同商討,從產業端梳理基礎研究的痛點問題,制定解決真問題的指南。結題驗收時,在論文或專利等成果的基礎上,也應該邀請產業后端的專家來評價,構建一套以學術貢獻和價值創造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并擇優滾動資助,激發科研人員從源頭和底層解決產業核心關鍵技術問題。
同時,還要鼓勵青年人才敢于開拓新方向,避免同質化。國家科技創新的源泉在于人,高水平基礎研究隊伍的建設離不開對高素質青年科研人員的引導。當前一些青年科研人員傾向于選擇傳統的固定的成長路徑,不愿意去冒險開拓研究新方向,導致研究同質化。因此,要加大對勇于開拓研究新方向年輕人的資助力度,引導他們做有用的研究,在解決真問題過程中攻克關鍵基礎科學問題,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作者:鄭南峰,系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嘉庚創新實驗室主任)
(記者崔興毅采訪整理)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3
07
自2020年探索實施以來,“強基計劃”已經成為廣大試點院校基礎學科選才育才的新機制,一批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脫穎而出。從“拔尖計劃1.0”“拔尖計劃2.0”,到“中學生英才計劃”,再到近年來啟動實施的“強基計劃”,我國堅持走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基礎學科教育體系進一步優化,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積極發揮主力軍作用,為科技自立自強夯實人才根基。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