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3000年前的煮飯工具長什么樣”“原來真的有甲骨文情書”“哪個字是甲骨文里的最萌表情包”……近期,學習甲骨文的95后女孩李右溪(本名李瑩)因一段交流甲骨文的視頻出圈,甲骨文研究這一冷門絕學,與短視頻一結合,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大量關注。
這并不是甲骨文第一次火出圈。從00后講解員編排甲骨文形體舞,到演繹甲骨文的廣播操在校園流行,一段時間以來,看起來晦澀難懂、難以接近的甲骨文頻頻引發關注。互聯網時代,蘊藏著民族精神密碼的古老文字,賦能以網絡時代的傳播方式,滿足著當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傳統文化熱持續升溫,甲骨文獲得更多受眾絕非偶然。近年來,與甲骨文等相關的歷史、考古類專業時有出圈表現。冷門絕學熱起來,進入大眾視野,是一件可喜的事,也是一個好的開始。人們看到象形字有趣,卻未必了解古文字的源流與發展,也未必知道考證一個甲骨文字有多難。事實上,甲骨文研究仍是需要學者專心致志的嚴肅學問,每一點發現都離不開日復一日的堅持與付出。將公眾討論的熱潮轉化為學術研究的熱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離不開學者的專業研究,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既要從制度上下功夫,在學科建設、規劃等方面綜合施策,也要在認識上做功課,扭轉人們的“偏見”。甲骨文研究被不少人看作“無用之學”,但“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從讀懂最早的疾病、氣象記錄,還原鮮活的歷史圖景,到為漢字演變尋根溯源,深化文字學、語言學研究,再到探尋中華文明源頭,解讀“何以中國”的深層密碼……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讓更多人從源遠流長的文脈中感受到力量,恰恰需要這樣的“無用之學”。
由此,我們更能理解通過短視頻進行甲骨文知識普及等的意義所在。埋下一顆種子,收獲一片樹林。讓更多人了解學科的意義,就能期待更多有志于此的年輕人得其門徑而入,成為“為往圣繼絕學”的后備力量,為學科發展、文化傳承注入生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文化需要專業的研究者,也需要專業的普及者。利用更豐富的形式、更現代的語言,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形成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才能讓更多冷門絕學真正熱起來。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6
25
廣袤田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以苦為樂”服務鄉村振興;產業一線,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研究生們開展創新實訓;實驗室內,一批批研究生勇攀知識高峰……作為高等教育的最
03
07
兩會期間,有委員接受采訪時提出,目前職業教育普遍存在非興趣入學的狀況,年輕人對技術的追求缺乏熱情,不愿進工廠。一方面是一些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另一方面則是新技術
03
07
10年前畢業于某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李銘周,早在頂崗實習期間就被一家上市公司相中,錄用為裝備車間的一線操作員。10年間,憑借敬業肯干的務實作風、“上手很快”的專業優
03
07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處于快速迭代的關鍵階段,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其對傳統的線性科技創新模式也提出了新挑戰。傳統的基礎研究評價機制更多關注研究本身的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行性,這樣的機制已難以滿足基礎研究支撐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需要尋求更加全面有效的評價方式。
03
07
近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文件明確提出“壯大鄉村人才隊伍”,進一步強調了人才培養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擘畫了路線圖。鄉村振興,關鍵
03
07
作者:劉建徽(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分中心特約研究員)農業科技工作者是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