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自2020年探索實施以來,“強基計劃”已經成為廣大試點院;A學科選才育才的新機制,一批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脫穎而出。從“拔尖計劃1.0”“拔尖計劃2.0”,到“中學生英才計劃”,再到近年來啟動實施的“強基計劃”,我國堅持走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之路,基礎學科教育體系進一步優化,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積極發揮主力軍作用,為科技自立自強夯實人才根基。
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我國在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的規模和質量等方面,目前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人才的專業水平、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有待提升,創新型復合型的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供給不足。只有牢固樹立人才自主培養理念,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才能將人才競爭優勢和科技創新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強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須抓住關鍵契機,充分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一方面,立足國內現實,堅持“四個面向”,胸懷“國之大者”,加強科研攻關,將基礎學科建設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拓展研究的廣度深度;推動不同地區、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結合自身特色與內外環境,形成分類發展、多元和諧的辦學格局。另一方面,堅持從本國的歷史文化出發,發揮自身優勢,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基礎研究人才的“中國范式”,走適合自己的道路。借鑒國外有益做法的同時扎根中國大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與此同時,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的質量,事關基礎研究水平、重大科技突破和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目前,我國大學硬件條件已有很大改善,部分高校的硬件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已沒有顯著差別,關鍵是在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上下功夫。在面上,要充分認識到使用人才也是培養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加強科教融合、校企聯合協同育人,構建基于實際需求進行科學預測的人才培養結構動態調整機制,把參與高水平科研訓練作為培養人才的關鍵環節,把參與行業一線生產實踐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條件。在點上,造就一批拔尖人才,在守牢教育公平底線的基礎上關注兩端,完善人才發現和選拔的機制,營造讓人才“冒”出來的健康土壤,滿足科技創新所急所需。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將前所未有,高校師生都已深刻感受到時代賦予的巨大機遇。廣大高校應當把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當作是一項具有特殊地位的戰略任務,牢牢抓住這個關鍵點,完善創新培養模式,形成高水平培養體系,為堅持走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源源不斷地造就規模宏大的基礎研究后備力量作出應有的貢獻。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6
25
廣袤田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以苦為樂”服務鄉村振興;產業一線,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的研究生們開展創新實訓;實驗室內,一批批研究生勇攀知識高峰……作為高等教育的最
03
07
兩會期間,有委員接受采訪時提出,目前職業教育普遍存在非興趣入學的狀況,年輕人對技術的追求缺乏熱情,不愿進工廠。一方面是一些年輕人不愿意進工廠,另一方面則是新技術
03
07
10年前畢業于某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李銘周,早在頂崗實習期間就被一家上市公司相中,錄用為裝備車間的一線操作員。10年間,憑借敬業肯干的務實作風、“上手很快”的專業優
03
07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處于快速迭代的關鍵階段,是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其對傳統的線性科技創新模式也提出了新挑戰。傳統的基礎研究評價機制更多關注研究本身的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行性,這樣的機制已難以滿足基礎研究支撐國家戰略和經濟發展的重大需求,需要尋求更加全面有效的評價方式。
03
07
近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文件明確提出“壯大鄉村人才隊伍”,進一步強調了人才培養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擘畫了路線圖。鄉村振興,關鍵
03
07
作者:劉建徽(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分中心特約研究員)農業科技工作者是農業農村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