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99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99久久久久久久-99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剧情原创麻豆国产-国产精品久热

歡迎瀏覽在職研究生網!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010-5126410015901414202

當前位置:在職研究生網 > 非全日制研究生 > 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目錄 > 正文

2018年上海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專業目錄

2017-09-04 13:33:48 來源:上海大學研究生院2171

  2018年上海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公布,詳情如下:

  025100 金融(經濟學院,學院代碼101)

  本專業旨在通過課程教學、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培養學生扎實掌握經濟學和金融學理論知識,獨立分析和創造性解決金融實際問題;并同銀行、證券、金融期貨、信托等金融機構合作,訓練學生金融市場運作和管理技能,以適應或進一步提高在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或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從事金融分析與實際工作的能力。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金融投資(含證券、投融資體系等)

  02.(非全日制)金融創新與互聯網金融(含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網絡金融等)

  03.(非全日制)商業銀行運營管理

  指導教師:

  唐豪教授、應益榮教授等20多人。

  招生人數:3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3數學三

  4.431金融學綜合

  5. 復試科目:國際金融實務

  備  注:

  1. 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在職人員。

  2. 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為非全日制,學生可以不脫產入校學習;非全日制學生不能轉為全日制。在校期間不享受全日制研究生的獎助學金等。

  課程教學主要利用晚上或雙休日;將根據錄取情況在上海大學新閘路校區、嘉定校區或寶山校區設立教學點授課。

  修滿規定的學分,且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后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經學校學位委員會批準,授予相應的專業碩士學位,即頒發學歷、學位雙證。

  3.收費標準

  學制一般為2.5年;

  學費標準:2.5年以內,全部學費為12萬人民幣。超過2.5年的,將酌情另行收費,標準另定。

  025100 金融(悉尼工商學院,學院代碼015)

  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金融專業碩士項目以數量金融專業作為人才培養特色,同時培養資產定價與風險管理、公司金融以及宏觀金融領域的專業人才。通過金融學以及數量方法的理論與實踐的系統學習,學生能夠從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信托保險以及各企事業單位的金融部門的工作。秉承悉尼工商學院的國際化、復合型和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學生具有在國內外的金融機構從事投資分析與風險管理、量化投資、基金管理、財務管理、信貸管理、宏觀分析等復合型工作的能力。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數量金融

  02.(非全日制)資產定價與風險管理

  03.(非全日制)公司金融

  04.(非全日制)商業銀行運營管理

  招生人數:2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3數學三

  4.431金融學綜合

  5. 復試科目:貨幣金融學

  備 注:

  本專業在悉尼工商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為非全日制,學生可以不脫產入校學習;非全日制學生不能轉為全日制。

  課程教學主要利用晚上或雙休日;將根據錄取情況在上海大學新閘路校區、嘉定校區或寶山校區設立教學點授課。

  修滿規定的學分,且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后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經學校學位委員會批準,授予相應的專業碩士學位,即頒發學歷、學位雙證。

  聯系方式:

  地 址: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

  嘉定區城中路20號嘉定校區文德樓326室。

  025400國際商務(經濟學院,學院代碼101)

  本專業旨在通過課程教學、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培養學生扎實掌握經濟學和貿易學理論知識,獨立分析和創造性解決國際商務實際問題;并同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部門、金融機構合作,使學生適應或進一步提高在政府部門、商務及金融機構或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從事分析與實務工作的能力。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國際商務環境

  02.(非全日制)國際貿易

  03.(非全日制)工業品營銷

  04.(非全日制)企業跨國經營

  指導教師:

  沈瑤教授、董有德教授等30多人。

  招生人數:20

  考試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3數學三

  4.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

  5. 復試科目:國際商務理論與政策

  備  注:

  1. 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4)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在職人員。

  2. 培養方式

  培養方式為非全日制,學生可以不脫產入校學習;非全日制學生不能轉為全日制,在校期間不享受全日制研究生的獎助學金等。

  課程教學主要利用晚上或雙休日;將根據錄取情況在上海大學新閘路校區、嘉定校區或寶山校區設立教學點授課。

  修滿規定的學分,且學位論文答辯通過后準予畢業,頒發畢業證書;經學校學位委員會批準,授予相應的專業碩士學位,即頒發學歷、學位雙證。

  3.收費標準

  學制一般為2.5年;

  學費標準:2.5年以內,全部學費為12萬人民幣。超過2.5年的,將酌情另行收費,標準另定。

  035101 法律(非法學)(法學院,學院代碼006)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是以特定法律職業為背景的專業性學位,主要培養立法、司法、行政執法以及行政管理、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層次的應用型和復合型法律人才及管理人才。

  上海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上海大學法學院經過30余年的發展,已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法律金融學、知識產權管理等兩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形成了一支以全國知名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以高層次人才為骨干,梯隊結構合理、教學和司法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一、培養目標

  上海大學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針對我國,尤其是上海和長三角地區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培養具有跨學科知識背景,同時掌握法學基礎理論和實務經驗,能夠獨立從事法律實務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二、招生人數、學制、學費

  我校2018年擬招收非全日制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40名,學制3年,學費20000元/年,要求本科專業為非法學專業,面向全國招生。專業代碼:法律(非法學)035101。

  三、入學考試

  1.考試科目

  “法律碩士聯考”的初試科目共四門:

  法律碩士(非法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98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④498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

  2.初試

  初試時間在2018年1月 (具體日期以教育部的通知為準),地點由各報名點指定。參考書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指定。

  3.復試

  復試時間約在2018年的4月上旬進行,實行差額復試,復試人數一般為計劃招生規模的120%左右。復試內容包括專業知識、外語及綜合能力。復試方式為面試與筆試相結合。復試的時間及地點另行通知。

  四、資格審查與體檢

  我校將在考生復試報到時對其學歷證書、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審查,不符合報考資格者不予復試。考生復試時應按我校規定進行體格檢查,具體要求見我校復試通知。

  五、錄取

  為了錄取適合讀法律碩士并且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的考生,我校將根據“德、智、體全面衡量,寧缺毋濫,保證質量”的原則,綜合考察考生的整體素質,擇優錄取。復試成績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非全日制法律碩士錄取類別為:委托培養。

  六、戶口及檔案關系

  在學期間,非全日制法律(非法學)研究生不調檔,不轉戶口,畢業后回原單位或委培單位工作,相關情況須在復試時以書面形式向研招辦說明。

  七、聯系方式

  1.上海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上大路99號A樓420室

  郵政編碼:200444

  2.上海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網址:http://www.law.shu.edu.cn/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上大路99號BJ202室

  郵政編碼:200444

  035102 法律(法學)(法學院,學院代碼006)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是以特定法律職業為背景的專業性學位,主要培養立法、司法、行政執法以及行政管理、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等方面需要的高層次的應用型和復合型法律人才及管理人才。

  上海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上海大學法學院經過30余年的發展,已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法律金融學、知識產權管理等兩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形成了一支以全國知名教授為學科帶頭人、以高層次人才為骨干,梯隊結構合理、教學和司法實踐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

  一、培養目標

  上海大學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針對我國,尤其是上海和長三角地區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培養具有跨學科知識背景,同時掌握法學基礎理論和實務經驗,能夠獨立從事法律實務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二、招生人數、學制、學費

  我校2018年擬招收非全日制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20名,學制2年,學費25000元/年,要求本科專業必須為法學,面向全國招生。專業代碼:法律(法學)035102。

  三、入學考試

  1.考試科目

  “法律碩士聯考”的初試科目共四門:

  法律碩士(法學):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97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④497法碩聯考綜合(法學)。

  2.初試

  初試時間在2018年1月 (具體日期以教育部的通知為準),地點由各報名點指定。參考書目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指定。

  3.復試

  復試時間約在2018年的4月上旬進行,實行差額復試,復試人數一般為計劃招生規模的120%左右。復試內容包括專業知識、外語及綜合能力。復試方式為面試與筆試相結合。復試的時間及地點另行通知。

  四、資格審查與體檢

  我校將在考生復試報到時對其學歷證書、學生證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審查,不符合報考資格者不予復試。考生復試時應按我校規定進行體格檢查,具體要求見我校復試通知。

  五、錄取

  為了錄取適合讀法律碩士并且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的考生,我校將根據“德、智、體全面衡量,寧缺毋濫,保證質量”的原則,綜合考察考生的整體素質,擇優錄取。復試成績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非全日制法律碩士錄取類別為:委托培養。

  六、戶口及檔案關系

  在學期間,非全日制培養研究生不調檔,不轉戶口,畢業后回原單位或委培單位工作;相關情況須在復試時以書面形式向研招辦說明。

  七、聯系方式

  1.上海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上大路99號A樓420室

  郵政編碼:200444

  2.上海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網址:http://www.law.shu.edu.cn/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上大路99號BJ202室

  郵政編碼:200444

  035200社會工作(社會學院,學院代碼037)

  社會工作碩士(MSW)系國際通行的專業碩士學位,旨在培養社會工作的實務人才。本系MSW專業學位教育培養具有“以人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專業價值觀,能夠熟練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和方法,充分掌握和熟悉我國社會政策以及社會服務機構運作過程,具備較強的社會服務策劃、執行、督導、評估、管理和研究能力,并能夠努力探索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社會服務與社會管理的實務型高級專業人才。

  本系MSW專業學位教育的內容劃分為三大板塊,包括課程、專業實習、論文等。學員必須通過學校組織的規定課程的考試,成績合格方能取得該門課程的學分;修滿規定的學分方能撰寫學位論文;學位論文經答辯通過可按學位申請程序申請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

  學 制:2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公共衛生與健康社會工作

  02.(非全日制)社會政策及其評估

  03.(非全日制)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

  招生人數: 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31社會工作原理

  4. 437社會工作實務

  備 注:

  1.本專業在社會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2. 實行彈性學制,上課時間和地點根據考生性質作相應安排,在周末或節假日進行。

  3.學費4.6萬全部。

  085201 機械工程(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學院代碼009)

  機械工程領域擁有機械基礎件、精密機械及儀器、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等五個上海市重點學科,其中機械電子工程是全國重點學科。機械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主要依托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下屬的機械自動化工程系、精密機械工程系。學科中包括機械設計與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等三個博士點和五個碩士點,是學校重點建設的學科之一。

  本學科師資隊伍雄厚、學科梯隊完整。近年來機械工程領域完成了多項國家、省部級和企業委托科研項目,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余項,每年承擔的科研項目經費8000余萬元,其中85%來自工礦企業。在機械工程基礎研究、高技術研究、工程應用研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本專業面向工礦企業,招收具有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進一步加深基礎理論、拓寬專業知識、增強適應性、提高創新能力。培養學員具有機電綜合設計和研究的能力。畢業后可從事機械裝備現代設計、機電一體化系統集成、先進制造系統管理、車輛工程技術等各項創新開發或管理工作。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02.(非全日制)機械電子工程

  03.(非全日制)機械設計及理論

  04.(非全日制)車輛工程

  05.(非全日制)精密儀器及機械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914機械設計(二)(專)(02、04、05研究方向)或 915電子技術(專)(02、04、05研究方向)或 930自動控制工程基礎(專)(02、04、05研究方向)或 916機械設計(一)(專)(01、03方向)或 917控制工程基礎(專)(01、03方向)

  5.復試科目:機電綜合(02、04、05研究方向)或 機械原理(01、03研究方向)或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01、03研究方向)

  備 注:

  1.本專業在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2.學費:15000元/年。

  3.授課時間:一般為周末上課。

  085204 材料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代碼010)

  本專業為上海市重點學科,是上海大學首個教育部、財政部資助的類特色學科,獲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等建設項目資助,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工程中心、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多個科研平臺。

  本專業目前承擔20余項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重點項目、國家基金委國際合作項目和市級科研項目,以及40余項橫向科研項目。主要研究汽車用材料、工模具材料、高性能鋼鐵材料、非晶及納米材料、新型鑄造合金等材料,以及磁性材料、能源材料等功能材料,以材料的微結構分析、強韌化處理技術、凝固技術、塑性成型技術、鑄造技術、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材料集成計算方法等為主要研究方向。

  專業注重培養研究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上汽、一汽、寶武鋼鐵、中信特鋼、鞍鋼、攀鋼、興化不銹鋼研究院、上海電氣、三大核電集團等大型企業有著廣泛的產學研合作,為研究生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科學研究與實踐的場所。本學科與北京鋼鐵研究總院等單位聯合成立了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上海汽車總公司及其所屬的公司聯合成立了汽車金屬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汽車用鋼研究所等研究機構,與寶武鋼鐵、興化不銹鋼研究院、上海電氣、三大核電集團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本專業課題研究與上海市的支柱產業密切聯系,也為學生提供了寬廣的就業面,主要就業于汽車、鋼鐵、能源、半導體、機電、家電、貿易等行業,為上海乃至全國培養材料工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工模具材料及其表面技術、汽車用金屬材料(鋼板、鋁合金、結構鋼)、材料合金設計與熱力學和動力學計算、高性能金屬材料、金屬熱加工及其數值模擬。

  02.(非全日制)薄膜電子材料、信息功能復合材料、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智能材料與系統、納米材料與器件、先進陶瓷材料、能量轉換材料。

  03.(非全日制)金屬材料的精煉、熔體處理和分析、加工過程的數值模擬、加工過程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電磁場在材料加工制備過程中應用。

  04.(非全日制)高性能先進工程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聚合物分子設計與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工程材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具有光、電、磁、催化、仿生等特性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及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應用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

  05.(非全日制)核電站關鍵結構材料(無輻射)、碳/碳復合材料以及特種纖維材料、非晶合金材料、新型特殊鋼及高溫合金、電池材料、磁性材料、超導材料等。涉及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發,以及材料在信息、能源、環保、腐蝕與防護等領域工程應用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 01方向:921材料科學基礎(專)

  02方向:922物理化學(二)(專) 或 923普通物理(二)(專)

  03方向:921材料科學基礎(專) 或 922物理化學(二)(專) 或 923普通物理(二)(專)

  04方向:922物理化學(二)(專)

  05方向:921材料科學基礎(專)或 922物理化學(二)(專)

  備 注:

  1. 本專業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2. 學費:35000元/全部。

  085207 電氣工程(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學院代碼009)

  電氣工程學科是學校“211工程”建設項目、上海市高原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設有電氣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博士學位授予點,建有上海市電站自動化技術重點實驗室、上海汽車電驅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平板顯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機與控制工程研究所等,設有上大—自儀股份、上大—寶信軟件等多個上海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本學科面向新能源、電力、交通、儀表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開展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的技術開發和工程應用研究,包括電機與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等科學方向。

  本學科師資隊伍雄厚、學科梯隊完整,擁有教授10人,副教授20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7人,具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的教師十余人。長期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省部級重大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和科技攻關等重大重要科研項目和企業委托科研項目,多次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建立了廣泛的學術聯系和合作關系,目前已和英國、法國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或研究生交流機制。

  本學科注重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的有機統一,所設課程反映當今電氣工程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術知識、在相關領域獨立從事研究開發、創新實踐的能力。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新型電機設計及應用

  02.(非全日制)智能電器設計及應用

  03.(非全日制)電力電子變換技術

  04.(非全日制)電力傳動自動控制技術

  05.(非全日制)電動汽車電驅動技術

  06.(非全日制)新能源發電及其并網技術

  07.(非全日制)現代電力系統優化及運行

  08.(非全日制)控制系統的故障分析與診斷

  09.(非全日制)高性能伺服驅動技術

  10.(非全日制)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11.(非全日制)新型儲能及變換技術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918電路(專)

  5.復試科目:模擬與數字電路

  備 注:

  1. 本專業在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2. 學費:15000元/年。

  3. 上課方式一般為周末上課。

  085208 電子與通信工程(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學院代碼007)

  本專業領域培養依托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近年來在211工程建設和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中,在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工程開發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績,成為學校最具實力的學科之一。學院以“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技術”三個上海市重點學科、一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和一個中試基地為核心,近年來完成了一大批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院與企業有廣泛的合作關系,承擔企業委托的大量研究和工程項目,解決了一批與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密切有關的問題,為國家特別是上海市通信、信息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本專業以研究信息的獲取、處理、編碼、傳輸、交換等技術,培養信息技術和通信工程領域高級人才為目的。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數字通信與網絡技術、寬帶接入網、無線通信、光纖通信、移動通信、數字圖像處理、數字語音處理、圖像和語音編碼技術、圖像通信技術、模式識別和計算機視覺、多媒體處理、傳輸與終端、顯示技術、現代無線技術、微波技術等。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34名,副教授60余名,有十余年培養研究生的歷史。實驗室設備先進,擁有多種大型成套精密設備,具備先進的測量、計算和研究開發手段。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電子技術與系統

  02.(非全日制)寬帶通信網技術

  03.(非全日制)光通信及相關技術

  04.(非全日制)數字通信與移動通信

  05.(非全日制)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

  06.(非全日制)視頻處理、編碼與傳輸技術

  07.(非全日制)語音信號處理

  08.(非全日制)微波及毫米波技術

  09.(非全日制)現代天線技術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 英語二

  3.302 數學二

  4.912模擬電子技術(專)

  5.復試科目:通信原理

  備 注:

  1.本專業在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授課時間一般為雙休日。

  085209 集成電路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代碼010)

  本工程領域培養專業依托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信息材料系,僅十余年來獲得了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投資及"211工程"建設資助,設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等碩士點,材料學博士點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擁有微電子器件及相關材料制造等先進的儀器和設備。本學科研究領域涉及微電子器件及集成電路的制造、測試、封裝、材料與設備;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新型顯示技術與應用集成等多個方向,是一個集集成電路、器件物理、微電子材料等多學科交叉的領域。該工程領域目前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市部委級課題,并注重與企業的廣泛聯系,已與Intel、中芯國際、宏力、華虹NEC、美國應用材料、上廣電等多家國際知名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建有Intel-上海大學集成電路封裝失效分析聯合實驗室,并受中芯國際等企業委托開展微電子相關領域的成人教育和人員培訓工作。

  本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工作的開展能進一步滿足上述企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和在職人員在職進修的迫切需要。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923普通物理(二)(專)

  5.復試科目:量子力學 或 固體物理

  備 注:

  1. 本專業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085209集成電路工程(微電子研究與開發中心,學院代碼098)

  集成電路是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礎,是當代電子系統的核心。它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戰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核心關鍵作用。

  集成電路工程包括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測試、封裝、材料、設備以及集成電路的應用等,目前已經成為滲透多個學科的、戰略性與高新技術產業相結合的綜合性的工程領域。集成電路工程技術包含了當今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材料技術和精密加工等技術的最新發展。集成電路的應用范圍涉及網絡通信、計算系統、信息家電、汽車電子、控制儀表等眾多方面。設計并制造集成電路作為應用產品的核心,是現代電子系統贏得競爭力的要求,同時也是傳統產業升級和改造的關鍵。

  本學科致力于培養集成電路設計、測試、材料、設備與集成電路應用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學生具備本領域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以及管理知識,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掌握解決集成電路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承擔解決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具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碩士學位和集成電路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與業界聯系廣泛,學術氣氛活躍。擁有先進的科研與實驗條件。微電子中心自創建以來,已取得多項重要科研成果。熱忱歡迎微電子學科與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相關學科的學生報考。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與系統的設計、測試和應用

  02.(非全日制)器件物理、器件模型和微電子機械系統

  03.(非全日制)顯示掃描與控制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923普通物理(二)(專)

  備 注:

  1. 本專業在微電子研究與開發中心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不招收色盲考生。

  085210 控制工程(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學院代碼009)

  本領域針對電氣、儀表、冶金、能源等行業的自動化測控問題,研究方向覆蓋了控制、檢測、優化、建模、信息處理等領域的基礎研究到高技術發展的不同層次,既有學科前沿又有應用熱點。本學科領域是上海市高原學科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上海市電站自動化技術重點實驗室,產學研合作的上海數字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英科學橋能源與自動化聯合實驗室,以及上海大學-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上海電氣集團)、上海大學-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隸屬寶鋼集團)等上海市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實驗設備和儀器先進,具有良好的學習和科研環境。

  本學科是中國系統仿真學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單位、上海市儀器儀表學會理事長單位、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單位、上海市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單位等,全國嵌入式儀表及系統技術分會、全國生命系統建模仿真專委會等國家二級學會的掛靠單位,近年來成功組織LSMS & ICSEE2017、LSMS & ICSEE2014、AsiaSim2012 & ICSC2012、LSMS & ICSEE2010、ICIC2008、LSMS2007等重要國際學術會議,具有良好的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平臺。

  本學科所設課程反映當今國際上自動化與信息處理領域的最新發展水平和趨勢,培養學生掌握堅實的控制、檢測、優化、智能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的理論和系統的計算機應用知識,并具有在學科相關領域內進行研究開發以及創新實踐的能力。

  本學科師資隊伍雄厚、學科梯隊完整,長期承擔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目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礎研究、國際合作、人才培養和科技攻關項目,以及其他橫向協作項目等幾十項。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控制工程技術及應用

  02.(非全日制)電站與電網監控優化技術

  03.(非全日制)圖像及語音處理技術及應用

  04.(非全日制)先進檢測與自動化裝置

  05.(非全日制)計算機及網絡應用技術

  06.(非全日制)儀器儀表測控系統

  07.(非全日制)混合動力汽車驅動系統

  08.(非全日制)嵌入式智能系統

  09.(非全日制)無損檢測與故障診斷

  10.(非全日制)新能源并網技術

  11.(非全日制)汽車電子

  12.(非全日制)機器人技術及應用

  13.(非全日制)醫工結合及智慧醫療技術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919自動控制理論(含經典和現代)(專)或 920模擬與數字電路(專)

  5.復試科目:微機硬件及軟件(包含8086和C語言)

  備 注:

  1.本專業在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2.學費:15000元/年。

  085213建筑與土木工程(土木工程系,學院代碼018)

  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培養的非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應是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應掌握本領域較扎實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先進技術技能,了解本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掌握建筑、地下、隧道、橋梁、道路及水工等工程領域的先進技術,且具有較強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本專業領域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個人修養和職業素養。

  在學科帶頭人葉志明教授的帶領下,土木工程系現擁有“結構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學術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建筑與土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在結構計算理論與工程應用、結構抗震減震及控制、風工程、飽和/非飽和土的基本特性及理論模型、巖土結構變形機理及加固技術、港口工程與水工結構、混凝土及鋼結構、地下空間結構和土木工程材料等領域有著較強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擁有多名高聲譽專家學者,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如美國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英國As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Exeter、澳大利亞University of Newcastle和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等)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共同完成多項合作研究項目。與國有大型企業聯合組建“上海大學-上海城建(集團)公司建筑產業化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建筑信息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重點加強建筑信息化和綠色建筑的研究和應用,形成了隧道及地下工程變形機理及控制技術科研團隊;依托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形成核反應堆抗震研究和技術服務科研團隊以及依托上海地下空間設計研究院,形成基于BIM平臺的建筑結構全壽命分析與設計科研團隊。學科緊密結合國家和上海市的經濟發展,在民用及工業建筑、橋梁隧道、防災減災、結構修復與加固、港口工程、再生建筑材料及優秀歷史建筑保護等工程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豐富科研成果。

  結構工程學科具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高、年青化、研究力量強的學術團隊,若干教授在相關領域享有很高學術聲譽。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教授13名,副教授(副研究員)15名,其中,洪堡基金歸國人員1人,具有海外留學、工作經歷的2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8人。另有高級實驗師2人、博士2人,形成了精教學、善科研的“雙高型”師資隊伍。學科擁有集教學與科研一體的實驗室和若干結構分析軟件,其中部分實驗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2年~2016年中,獲國家自然科學面上和青年基金項目分別為16項和6項,國家科技支持計劃項目子項1項、博士點基金4項以及多項上海市科委項目。在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60余篇,其中,390余篇被三大檢索收錄;出版專著、教材7部,先后申請發明專利85項、實用專利56項;縱向課題經費1290余萬元、橫向課題經費逾2990余萬元;先后獲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這些科研成果成功應用于建筑與土木工程相關行業的實際工程,獲得較高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為相關技術規范的制定和投資決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

  在教育教學方面,注重人才的全面培養,注重科研與教學的相互統一、相互支撐與促進,曾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和國家精品教材等,現擁有一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門國家級精品課和2門上海市精品課程,為高質量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依托上海城建集團、上海市閘北區房管局和上海上大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土建甲級)等實踐基地,本科學強調專業理論與應用實踐的結合,以重要的實際工程為背景,結合工程中所出現的重大技術及其理論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著重培養研究生獨立解決和處理實際工程問題的分析研究能力,使研究生具有廣博的專業理論基礎及一定的工程應用經驗,最大限度地開拓研究生的創新能力。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結構計算理論與工程應用;

  02.(非全日制)結構抗震與減震及其設計研究;

  03.(非全日制)結構優化、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可視化研究與應用;

  04.(非全日制)結構振動控制及應用;

  05.(非全日制)鋼結構分析及設計;

  06.(非全日制)城市道路與橋梁設計理論及方法;

  07.(非全日制)港口工程與水工結構研究及應用;

  08.(非全日制)城市防災減災及施工技術研究;

  09.(非全日制)橋梁、隧道的性能分析及其設計、施工;

  10.(非全日制)土工合成材料及加筋土結構應用;

  11.(非全日制)地基處理技術;

  12.(非全日制)建筑物及地下結構的加固理論與設計;

  13.(非全日制)樁-土及上部結構共同作用研究及應用;

  14.(非全日制)土木工程材料斷裂損傷、裂縫控制及其應用;

  15.(非全日制)新型生態型道路材料的研究及應用;

  16.(非全日制)再生混凝土集料穩定碎石研究及應用;

  17.(非全日制)BIM與建筑信息管理技術。

  指導教師:

  葉志明教授、夏小和教授、徐旭教授、周文波教授、楊驍教授、張孟喜教授、朱杰江教授、李春祥教授、孫德安教授、姚文娟教授、劉文光教授、徐金明教授、彭妙娟教授、秦愛芳教授、孫家瑛教授及17名副教授、副研究員和高級實驗師等以及相關企(事)業校外導師等。

  招生人數:20

  考試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論

  2.204 英語二

  3.302 數學二

  4.929材料力學與結構力學(專)

  5.復試科目:專業英語,混凝土結構和土力學

  備 注:

  本專業在土木工程系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085216 化學工程(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學院代碼011)

  化學工程學科是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點,化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是由上海大學環化學院與上海城市投資總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華誼集團、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等單位緊密合作,共同培養具有研究、開發、應用、管理等能力的化工環境復合型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

  本學科領域以環境化工、綠色化工技術、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清潔能源與工業催化技術為重點發展方向,其中設有射線應用研究所、綠色化工與清潔能源研究所和上海城市礦產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同時擁有先進的分析與檢測儀器和設備。目前有教授20位,博導9位、副教授20位。近些年來,本學科領域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并具有在學科相關領域內進行研究開發以及創新實踐的能力。

  本學科領域的培養目標使學生具有綠色化工、環境保護、清潔生產和生態設計的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獨立從事環境化工污染控制、化工產品研發設計、行業運營管理與服務和工程技術管理工作的應用技術人才。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環境化工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

  02.(非全日制)綠色化工生產技術

  03.(非全日制)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

  04.(非全日制)納米材料的制備及應用

  05.(非全日制)催化技術與清潔能源

  06.(非全日制)輻射化學與技術

  07.(非全日制)合成化學與產品

  08.(非全日制)精細化工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924化工原理(專)或 925分化析學(專)或 926物理化學(專)

  5.復試科目:綜合專業知識(包含專業英語)

  備 注:

  1. 本專業在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2. 學費:25000元/全部。

  085229 環境工程(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學院代碼011)

  環境科學與工程是國家211重點建設學科和上海市重點學科,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和教育部創新團隊。環境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是由上海大學環化學院與上海城市投資總公司、上海環保局、上海市容環衛局等主管部門和大型企業集團緊密合作,依托上海城市礦產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共同培養具有研究、開發、應用、管理等能力的環境工程復合型技術及管理人才。

  本專業碩士學位培養學生具有環境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環境工程領域實際問題的先進技術與方法,具有創新意識,能獨立進行環境工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運行和管理的應用型高層次技術和管理人才。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固體廢物的資源化與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置

  02.(非全日制)污染輻射控制原理與方法

  03.(非全日制)毒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學特殊處理技術與原理

  04.(非全日制)水污染與大氣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

  05.(非全日制)生態修復技術

  06.(非全日制)環境污染的健康效應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302數學二

  4. 927環境化學(專)或 925分化析學(專)或 926物理化學(專)

  5. 復試科目:綜合專業知識(包含專業英語)

  備 注:

  1. 本專業在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2. 學費:25000元/全部。

  085239 項目管理(管理學院,學院代碼004)

  項目管理專業碩士點依托上海大學管理科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信息管理與電子商務、工程管理、企業管理、會計學等碩士點。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在學科組合和人才培養方面,已形成了比較扎實的基礎和自己鮮明的特點。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研究資源豐富,所有中、青年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多人有海外留學背景和博士后出站。主持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省部級和上海市地方以及企業委托項目,有多項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比較好的期刊發表。

  本專業開設的課程包括基礎理論課以及反映本學科領域最新發展的專業課。為實現項目管理者在項目的生命周期內綜合運用多種知識、技能、技巧,以滿足項目業主或投資者需要的目的。著力培養從事項目策劃、評估、設計、運作、收尾全生命周期的專業化高級管理人才,塑造未來的項目評估師、咨詢專家、項目經理和計劃經理等高素質人才。

  研究生的培養方式:(1)定點項目(學生和導師一起確定項目)(2)雙導師(除了學校的導師外,還有來自大型機構的高管擔任企業合作導師)(3)實踐學習(學生在合作導師的機構或指定項目中,參與實際應用項目,以確保學習的內容和實際工作甚至是未來畢業直接接軌)。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制造工程項目管理

  02.(非全日制)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03.(非全日制)IT工程項目管理

  04.(非全日制)環境與安全項目管理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 303數學三

  4. 911運籌學(專)

  5. 復試科目:管理學

  備  注:

  本專業在管理學院培養,歡迎有志于今后從事項目管理等領域工作的人員報考。

  085240 物流工程(管理學院,學院代碼004)

  本學科依托的上海大學管理學院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會計學系,信息管理系,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會計學、旅游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工商管理(MBA)授權點以及物流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碩士領域。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研究資源豐富,有正教授10人,副教授8人,中、青年教師近80%具有博士學位,多人有海外留學背景。主持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上海市地方以及企業委托項目,有多項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比較好的管理期刊發表。

  本專業注重對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所開設課程包括本專業的主要基礎理論課程以及反映本工程領域最新發展的專業課。工程碩士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緊密圍繞本學科所承擔的國家、上海市以及各種企業委托項目,以實際工程為研究對象,確定學位論文課題。完成學業后,研究生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和創新能力,可以勝任物流領域及相關領域的高級技術與管理崗位。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物流產業發展與政府政策

  02.(非全日制)物流系統優化設計

  03.(非全日制)第三方物流與供應鏈整合管理

  04.(非全日制)企業物流戰略的制定與流程優化

  05.(非全日制)物流項目流程的設計與優化

  06.(非全日制)物流績效的標桿分析與管理

  07.(非全日制)庫存優化、運輸優化

  招生人數:10

  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4英語二

  3. 303數學三

  4. 911運籌學(專)

  5. 復試科目:管理學

  備  注:

  本專業在管理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歡迎各類理工科學生報考,入校后應至少補習二門本專業本科生學位課程。

  125100 工商管理(管理學院,學院代碼004)

  本專業主要依托管理學院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工商管理一級學科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企業管理、旅游管理、會計學二級學科碩士點;會計、工商管理專業碩士點,具有一支深厚學術造詣和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全職教師7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0人,40%以上的教師具有海外教育和工作背景。2010年以來主持完成數十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以及政府、企業委托項目,有多項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比較好的期刊發表。本專業在汲取國際先進的MBA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全人教育;培養目標: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領導力的商業精英;辦學特色:全面發展、國際化、行動學習。注重對知識的系統把握與運用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本專業碩士培養方式:主要采取課堂學習、學術交流與專業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全球工商管理(中文項目)

  招生人數:30

  考試科目:

  1.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2.204英語二

  3. 復試科目:管理學

  備  注:

  本專業在管理學院培養,歡迎有志于今后從事該領域工作的人員報考。

  125300 會計(管理學院,學院代碼004)

  本專業聚焦于“全人型”會計人才培養定位,依據黨和國家人才培養發展規劃總體要求,緊貼上海經濟轉型、創新驅動和長三角地區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導向,通過不斷完善全人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高層次會計管理人才。研究生畢業后能勝任各類大中型企業、各類金融機構、中外會計師事務所和政府經濟管理部門以及非盈利組織的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等相關崗位管理工作。

  上海大學管理學院目前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培養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與工商管理等二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會計學等四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會計(MPAcc)、工商管理(MBA)、項目管理、物流工程四個專業碩士點。

  2010年以來,本專業點已經為上海地區乃至全國培養了一大批應用型會計專業人才,經過國務院學位辦等主管部門的兩次評估(2015、2016),大大提高了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水平,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上海大學MPAcc教育教學培養體系,贏得企業與社會的廣泛贊譽和考生的極大關注。

  管理學院會計學系專業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碩士生及以上導師90%以上具有211、985學校博士學位,9人有海外留學背景和國外訪問學者經歷,7人具有三年以上實務界從業工作經驗,以及來自實務界的兼職指導教師40名。

  依托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學科布局優勢,不斷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形成濃厚的學術研究氛圍,強化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結合,以及對學生的高效管理,為會計碩士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

  02.(非全日制)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

  03.(非全日制)管理會計與企業信息化

  04.(非全日制)審計理論與實務

  05.(非全日制)稅制與稅收籌劃

  招生人數:30

  考試科目:

  1.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2.204英語二

  3.復試科目:專業綜合考試(含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內容;按照MPAcc教指委規定大綱要求)

  備  注:

  本專業在管理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誠邀有志于今后從事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等相關領域工作的考生報考。

  125300 會計(悉尼工商學院,學院代碼015)

  悉尼工商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旨在培養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和優秀的專業素養,系統掌握現代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以及相關領域的學科前沿理論、實務及技能,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熟悉國際商業化環境下的商務、財務及法務慣例和規則,具備國際化商務能力的高層次會計人才。

  悉尼工商學院在與悉尼科技大學長期合作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國際教學資源和國際型師資,在行業中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同時,學院在進行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時注重兼職企業導師隊伍的建設,以提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能力。企業導師通過課程定制、講座、指導實習等方式參與學生培養,已經建設了一支30人左右的由國內外知名企業、金融機構和會計師事務所的高管構成的穩定的企業導師隊伍。

  學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非全日制)國際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

  02.(非全日制)國際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

  招生人數:30

  指導教師:

  方慧副教授、劉焱副教授、田圣炳副教授、鄭小松博士、王立夏博士、甘麗凝博士、程敏博士、倪栩博士以及來自實務界的企業導師等30余名。

  考試科目:

  1.199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2.204英語二

  3.復試科目:會計、財務管理等綜合考試

  備  注:

  本專業在悉尼工商學院培養,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誠邀有志于今后從事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等相關領域工作的考生報考。

  聯系我們:

  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研究生管理部

  地址:嘉定區城中路20號嘉定校區文德樓326室

  • 在線測評
  • 免費領取

免試入學資格在線評測

*
*
*學生姓名
*手機號碼
微信公眾號
在職研究生網微信公眾號
教你快速拿證!
微信小程序
在職研究生網微信小程序
快速找學校!
我有話說......

條評論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測評
新東方在線
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
在線咨詢
掃碼關注
微信二維碼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64100 15901414202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激情网站 | 久久综合久久88 | 亚洲精品不卡 |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高清专区 |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是公开 | 日本又黄又硬又粗好爽视频免费 | 色多多免费视频 | 久在线|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色中文网 | 国产偷2018在线观看午夜 | 美女张开腿给人网站 | 成人a毛片手机免费播放 | 91大奶| 日本午夜精华 |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1区2区3区网页 | 中文激情| 牛牛碰在线视频 |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 免费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成人女人a毛片在线看 | 色版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 一区二区网站在线观看 | 免费小视频网站 |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站街 | 婷婷激情五月网 | 国产亚洲网站 | 亚洲视频毛片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2020 |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h视频 | 真实国产乱子伦久久 |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 97在线国产视频 | 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 | 四虎影院色 | 亚洲爱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