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美國工業工程學會調查發現,70%的工程師在40歲之后都要承擔工程管理的工作,但工程師們由于學科背景的限制,大多缺乏必要的溝通技巧和管理知識,亟待通過補修工程管理領域的知識和技能。隨著我國的經濟結構逐漸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轉變,需要有更多的高層次工程管理人才能夠將工程技術與現代管理深度融合,同時具備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綜合能力。
MEM(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工程管理碩士)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是與MBA并行的高端管理類專業教育項目,考試時間和考試科目也完全與MBA相同,在工程界具有與MBA等同的認知度和普及度。暨南大學2010年獲得全國首批MEM專業學位授予權,2011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在職人員攻讀MEM,2014年首批MEM學生畢業。經歷了幾年招生、培養的實踐探索,暨南大學MEM已經形成了結合工程管理平臺知識與專業技能,結合前沿理論與工程實踐,結合國際和國內工程管理領域職業資格認證要求的創新性課程體系與培養模式。
n 與MBA和在職ME等項目的比較
專業 |
名稱 |
招生對象 |
培養目標 |
入學考試 |
學歷與學位 |
知識結構與課程體系 |
培養方式 |
職業生涯 |
MEM |
l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l 工程管理碩士 | l 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 | l 同時提升管理和技術綜合能力 | l 英語二(100分)l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200分) | 雙證:學位證與學歷證 | l 圍繞“T”型知識結構設計課程體系:工程管理平臺知識+工程專業技術知識 | l 跨學科聯合培養方式: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本校優勢工程學科 | l 管理:項目經理,技術主管,CTO,CIO,COO,CEO等l技術: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 |
MBA |
l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l工商管理碩士 | l 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管理人員 | l 提升管理能力 | l 英語二(100分)l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200分) | l 雙證:學位證與學歷證 | l 圍繞工商管理的知識與技能要求設計課程體系 | l 單一學科培養方式:工商管理學科 | l 管理:主管,部門經理,高層主管等 |
在職ME |
l Master of Engineeringl 工程碩士 | l 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 | l 提升技術能力 | l GCT | l 單證:學位證 | l 圍繞各工程專業領域的技術知識要求設計課程體系 | l 單一學科培養方式:各工程技術學科 | l 技術: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 |
n 培養目標與培養特色
培養目標:
依托管理學院完整的學科體系,整合學校教育資源,培養華南地區優秀的具備“T”型知識結構的高層次工程管理人才。培養既具備工程技術知識和實踐經驗,又具備跨領域溝通與協調技能、創新素質及現代商業能力的高層次工程管理人才。
注: “T”型知識結構:“一”指的是堅實的工程管理平臺知識, “丨”指的是工程專業技術知識。
培養特色:
1、百年暨南底蘊與多元文化背景。邁過了一個世紀的暨南大學,其豐厚的教育底蘊和多元文化氛圍、國際化的特色,使暨南人具有更為開放的視野,更為敏銳的觸覺,為工程管理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2、多學科融合的領先教育模式。暨南大學MEM課程圍繞“T”型知識結構的要求,“一”是利用暨大“始有暨南,便有商科”的百年商科的管理學科的優勢,構建堅實的工程管理平臺知識,在寬度上拓展管理類知識,指導工程實踐; “丨”是整合學校優勢工程院系(計算機系及力學與土木系)的特色,為學生打造縱向工程專業技術知識的深度,成為既有專業知識又有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滿足廣東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同時暨南大學擁有土木工程、電子工程、信息工程、機械工程、材料工程、化學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制藥工程等眾多的工程學科,以及在華南地區頗有聲譽的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以及公共管理等管理類學科。上述學科中國家重點學科、省重點學科、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和省名牌專業云集。暨南大學MEM在門類齊全的工程類和管理類學科平臺的支撐下形成了多學科融合的領先教育模式,面向各個工程領域培養高層次工程管理人才。
3、豐富的教學資源與院士齊聚的師資隊伍。暨南大學MEM教育與EMBA、MBA、MPAcc、MPA、ME(工業工程領域)等專業學位共享案例庫、教學資源、校友平臺。圖書館、網絡教育中心以及簽約教學實習基地為MEM教育提供了華南地區最為優越的教育設施和條件。暨南大學開放的辦學思想吸引和集聚了校內外最優秀的教師,本領域擁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百余名正、副教授所組成的優秀師資隊伍。
4、專業的學生事務管理體系與完善的職業發展服務。在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和服務的同時,暨南大學工程管理碩士教育中心設專崗教師負責學生事務與職業發展規劃,努力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并通過“校外專家導師計劃”為學生打造全方位的人脈網絡,并通過“職業輔導計劃”為學生提供專業的職業發展服務。
5、構筑終生學習理念與價值增值體系。暨南大學工程管理碩士教育將立足于為學員構建終生學習和資源共享體系,通過信息與資源交流計劃、校友聯誼組織、管理實踐平臺等讓學生能夠始終獲取最新的管理知識,交流最前沿的管理實踐經驗。
n 培養模式
1、課程教學:暨南大學MEM課程圍繞“T”型知識結構的要求,主要課程模塊包括:公共學位課,專業學位課(工程管理核心平臺課程,體現“T”型知識結構的“一”),非學位課(包括工程管理一般平臺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體現“T”型知識結構的“丨”)。
2、案例教學:學校和管院非常重視案例教學。學院制定了《華商管理案例基金管理條例》,自2009年開始持續資助本院教師開展基于中國商業實踐的管理案例創作和案例教學培訓,五年來獲得全國百優案例共11篇,華南第一,其中MEM教師就獲得5篇。
3、實訓教學:每年邀請意大利薩蘭托大學創新工程系的Claudio Petti教授為MEM新生開設“工程管理與技術創新實訓”課程,2天實訓集中營,結合授課與實際動手操作環節,覆蓋產品概念創意、商業模式設計、技術路線圖與研發規劃等內容,體現我校MEM教育重視創新和現代商業理論的特色。
4、模擬教學:課程教學中除了常規的注重實踐及案例外,能同時利用管理學院的優勢綜合各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去詮釋和解決復雜問題,如企業競爭模擬等的計算機模擬教學,運用《決策模擬軟件》,培養學生的商業決策和運營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他教學方式的一些局限性。
5、企業考察:結合課程內容,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企業實地考察,了解企業運作流程,與企業高管交流,拓寬學生的思維,增加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n 培養方向
立足珠江三角洲建設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的對高層次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暨南大學MEM依托本校學科優勢共設3個培養方向:信息系統與服務工程、先進制造與物流工程、土木與建筑工程管理。
n 課程體系
按照高層次工程管理人才所需要的“T”型知識結構來設計課題體系,“一”指的是堅實的工程管理平臺知識,“1”指的是工程領域的專業技術知識與一技之長。
課程體系和授課內容與工程管理領域的職業資格認證要求相結合,包括國家人社部與住建部的注冊咨詢工程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注冊設備監理師、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等執業資格考試,以及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IPMP(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EMCI(Engineering Management Certification International)等國際職業資格認證。
暨南大學MEM課程體系包括公共學位課、工程管理核心平臺課程、工程管理一般平臺選修課程、專業方向模塊選修課程、工程管理/技術前沿系列講座、工程管理與技術創業實訓等部分組成。
公共學位課程:基礎英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知識產權、信息檢索、專業英語。
工程管理核心平臺課程:管理學、運籌學、工程經濟學、工程項目管理概論、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等。
工程管理一般平臺選修課程:工程投融資管理、工程溝通與談判、工程質量管理、應用統計學、技術創新與研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
專業方向模塊選修課程:
l 信息系統與服務工程:服務運作管理、高級軟件工程、企業IT基礎設施與服務架構、數據庫前沿與商務智能
l 先進制造與物流工程:先進制造系統導論、生產運作管理、物流工程、現代工業工程等
l 土木與建筑工程管理:現代工程監理、工程造價管理、工程安全與應急管理、建筑學前沿等
工程管理/技術前沿系列講座:廣邀工程管理領域的院士、專家與教授來講授工程管理/技術前沿與實踐經驗。
工程管理與技術創新實訓:2天實訓集中營,結合授課與實際動手操作環節,覆蓋產品概念創意、商業模式設計、技術路線圖與研發規劃等內容。
n 培養成果
經過三年的培養,在學生層面,目前職位晉升者已達到39.0%。學生主要有四方面的改變:
第一,成為更具技術前瞻性和創新素質的人才;
第二,晉升至管理崗,成為復合型的管理人才;
第三,經過專業學習,從其他領域轉入工程管理領域;
第四,經過專業學習,大多同學均獲得工程管理領域各類職業資格認證證書。
經過培養,拓寬學員在工程技術和管理兩個方向的職業生涯和晉級臺階。
在學校層面,辦學幾年,有這幾方面的培養效果:
第一,形成了完備的管理機制;
第二,培養了一批符合工程管理專業教育要求的師資隊伍;
第三,建成了較完備的課程體系;
第四,建立了教學實踐基地;
第五,聘請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導師;
第六,融合了學校的優勢資源。
n 暨南大學MEM辦學特色
(1) 跨學科:整合學校優勢工程學科資源,凝練符合珠三角發展需要的MEM培養方向,構建跨學科的聯合培養機制。
第一,依托管理學院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與學校優勢工程學科院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系和理工學院力學與土木工程系等)共同凝練符合珠三角發展需求的培養方向:信息系統與服務工程、先進制造與物流工程和土木與建筑工程。
第二,圍繞高層次工程管理人才所需的“T”型知識結構,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平臺基礎上,與學校相關工程碩士專業聯合設計三個培養方向的專業領域課程體系(包括:信息系統與服務工程(與軟件工程、計算機技術、電子與通信工程等專業合作)、先進制造與物流工程(與工業工程專業合作)和土木與建筑工程(與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合作)等培養方向的課程體系,并與這些工程碩士專業構建了師資共享的培養機制。
(2) 國際化:開展教學和科研國際合作,培養國際化工程管理人才。
第一,邀請意大利薩蘭托大學創新工程系教授為MEM新生開設“工程管理與技術創新實訓”課程,通過2天集中式的授課和計算機模擬訓練,讓學生了解工程和技術情境下的組織、管理與創新問題。
第二,與意大利薩蘭托大學創新工程系共建校際“產業創新工程聯合研究中心”,開展科研合作和學生交換項目,探索國際化MEM培養模式。
第三,讓MEM學生參與歐盟FP7瑪麗居里國際研究人員交流計劃項目“解析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本質”的調研預測試,促進教學與科研良性互動。
(3) 前瞻性:開設“工程管理與創新論壇”,開闊工程管理前沿視野。
自2011年第一屆學生入學起開設“工程管理與創新論壇”,廣邀工程管理領域的院士、教授與工程實踐專家來講授工程管理/技術前沿與實踐經驗,每年邀請專家講座8人次左右,累計28人次。前來授課的專家包括中國工程院工程院士、國家中組部“千人計劃”專家等權威學者以及眾多實踐專家。
(4) 實踐性:結合案例教學、實訓教學、模擬教學和企業考察等環節增加學生工程實踐和企業管理能力。
n 學歷與學位授予
學位論文由學校導師與工程管理領域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聯合指導,選題來源于本單位課題或生產實際。對修滿規定學分、課程考試合格且學位論文答辯通過者,并經過暨南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授予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頒發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統一印制的碩士學位證書并獲得碩士學歷證書。
n 報考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及其他相關人員,工齡計算期截至2016年9月1日)
1、研究生畢業后,具有兩年以上(含兩年)實際工作經驗者;
2、大學本科畢業后,具有三年以上(含三年)實際工作經驗者;
3、大專畢業后,具有五年(含五年)以上工齡,并擔任一定的管理領導職務者。
n 考試時間
全國統考時間為2016年1月;復試時間為2016年4月。
n 考試地點
暨南大學校本部。
n 考試科目
初試:英語(100分)、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200分)(含數學、邏輯與寫作);
復試:政治理論與綜合素質及能力(由暨南大學單獨組織)。
n 錄取方式
暨南大學在國家線基礎上自主劃線,擇優錄取。
n 學制與學費
招生方式:委托培養
培養方式:兼讀制,周末上課
學制:3年,前兩年上課,第三年撰寫學位論文。
學費:28000元/年(各方面表現優秀者每年有一定數量的獎學金)
暨南大學招生動態
暨南大學熱門關注
在職研究生院校招生資訊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2025-02-23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