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簡章
更多>政策解讀
快速擇校
一、 課程班上課
1.上課
學員應認真學習,按時聽課,遇事假、病假不能上課的情況應及時向班主任請假。學員要按照老師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作業。錯過考試的學員,請咨詢班主任后在同專業的其他班補考。請記住補考班級,并在試卷上注明原班級。名字容易混淆的學員或者同名的學員,請在試卷上注明出生年月日,以便登記。不接受臨結業時一次性大量補交作業,學員均在職,在學期間請安排好學習、工作和家庭的各個方面。
2.學籍
學時兩年,學籍保留四年,超過四年未結業者視為本期學習無效。
3.成績查詢
一般每門課程在考試后兩個月內老師會返回分數。學員可通過網站查詢自己的成績:
(1)填寫姓名,密碼是出生年月日的8位數字
(2)或者心理所網站,點擊“教育培訓”——“繼續教育”——“成績查詢”填寫姓名,密碼是出生年月日的8位數字。
如有遺漏,請于考試后兩個月內向班主任提出查詢。
4. 關于參考書
學員完成交費并辦理入學手續后,我學院在規定時間內通知學員領取發票和參考書。如遇任課老師調整書目、參考書改版、不再版、不加印等情況時,我學院將與老師協商后更換為其他相應書籍。如遇此情況,學員以收到的參考書為準。
5. 結業
學期兩年,完成課程并修滿學分,方可獲得結業證書(即各專業課程可以少修兩門課程),擬申請博士學位的學員必須修滿30學分,即修滿各門課程。結業證書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專業高級研修班結業證書”。請按照班主任規定的時間,提交結業照片及學籍表。如未在結業當天領取結業證書,請于結業后一個月內盡快領取。
6. 退學
該班開學四次課內,可向班主任提出書面退學申請,經繼續教育學院領導批準后,扣除報名費、教材費,學員須交回我所財務開具的學費發票及聽課證后,按照我所財務規定辦理退費相關手續。
以上規定如遇國家新出臺的的財務相關政策(含相關節點),以國家新財務政策為準。
7. 因心理所停車位有限,請學員盡量乘公交車前往。家遠需開車者,要將車輛停在車位上,最好在車內的前窗角上留下本人的手機號以便聯系。請上課時積極協助和配合心理所的物業、保安人員搞好園區秩序。
二、擬申請博士學位學員須知:
申請學位一律由我所研究生部辦理各種手續,我學院提供辦理手續者的姓名與聯系電話。具體條件如下:
1、參加心理所繼續教育學院高級研修班學習并成績合格。
2、資格初審:
(1)已獲碩士學位,且獲碩士學位后工作5年及以上;
(2)在心理學學科領域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SCI/SSCI刊物收錄的期刊上至少發表論文1篇,獲得過省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或國家級科技成果三等獎及以上獎勵,且為主要獲獎者。
3、專業理論基礎、知識結構及水平認定:
(1)從通過資格審查日起(開學日),按期完成課程學習及考試。在心理所繼續教育學院高級研修班的課程成績,可以算作同等學力申請博士學位的課程成績,5年內有效。
(2)對于在心理學研究或專門技術上有重要的著作、發明、發現或發展者,經由三名以上博士生導師考核、推薦,心理所學位評定委員會同意,可免除部分課程學習及考試,但第一外國語(英語)的考試(由國科大組織)不予免除。
4、學位論文水平的認定:
(1)自行協商確定指導教師;
(2)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博士學位論文。
5、答辯資格審查:
(1)《中國科學院大學同等學力人員答辯申請書》一式2份;
(2)獲得的國家級或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證書復印件,或獨立發表過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出版過高水平專著的復印件(提交的成果中,至少一項須與博士學位論文內容相關,至少一項的作者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否則不準予答辯);
(3)博士學位論文;
(4)兩位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專家的推薦書,其中至少有一名博士生導師。
6、論文評閱、答辯及學位授予:
(1)論文評閱:匿名評審;
(2)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按照心理所及國科大的相關規定辦理。在職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申博期限為五年有效。以開學日期計算時間,到通過論文答辯。建議擬申博的學員,在讀期間同步準備論文發表工作。五年內答辯沒有通過者,本期申博失敗。
(3)學員較多,請學員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合理安排時間、注意收集相關資料。盡早讓導師看到你的時間安排,你的學業情況,你的努力,以期導師指導。需要推薦導師協助完成論文者,請聯系研究生部的楊光炬老師。申博流程詳見心理所官網——繼續教育學院。
推薦簡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06
13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繼續教育學院(前身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繼續教育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心理所成人教育機構。由課程進修部、職業技能培訓部兩個部門組成。
客服電話:010-51264100
中國在職研究生網
免費咨詢
張老師
15901414201張老師
13810876422周老師
15811207920育小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專業簡章學校隨時查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